資訊動態
行業動態
一下暴雨就“看?!?,幾乎已成了各大都市的通病。近日,省住建廳下發《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今后城市綠地、公園、道路、廣場、公共建筑、住宅小區等都要如同“海綿”一樣,最大程度實現雨水的自然積存、滲透和凈化,提高排水防澇能力。另據了解,我省的鎮江于4月已被列入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將獲得3年12個億的國家財政資金支持。
據省住建廳相關人士介紹,長期以來城市建設存在“重地上輕地下”、“重工程手段輕自然方法”的偏向,城市排水設施標準不高、能力不足,且多局限于采用工程措施盡快排除雨水,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城市內澇等問題。海綿城市建設將通過綠色生態方法與灰色基礎設施有效結合,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統能力的同時,充分發揮城市綠地、水體、道路、建筑及設施等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等作用,從而實現城市排水防澇能力的綜合提升。
指導意見要求,今后要把地塊雨水吸納率等指標作為開發建設項目規劃條件的重要技術指標,通過規劃來有效落實海綿城市的各項建設。城市綠地系統、公園都將成為重要的海綿體。同時推進海綿型道路和廣場建設,新建城市道路的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和廣場、停車場推廣使用透水鋪裝系統。新建住宅小區要規劃建設雨水系統,室外步行道、停車場應采取透水鋪裝,政府投資的保障房等項目要率先落實。
- 上一條:
- 下一條:成都發現盛唐時期園林遺址 挖出古代排水系統